使命:
在保持對人類和地球承諾的同時,Harvest Glory 會努力持續改進我們的服務,為我們的客人提供創造性的及性價比高的皮革產品。
為達到上述的目標,我們計劃如下:改進交貨表現,降低生產成本,提升產品品質,并通過可持續的,更簡潔的,更清潔的技術來降低污染。
白氏家族從事皮革相關行業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,在上世紀三十年代,我的祖父母作為鞋匠,從事鞋子,皮帶的製作,為了便於生產,便與我的伯父們,叔 叔們研究如何制革。當時工業條件十分簡陋,加上資訊缺乏,市面上很難找到學習教材,上一代曾經告訴我們,單單為了一張鉻鞣工藝,就花了良田三分地的代價時值十兩黃金)才換來一張處方。由於當時絕大部分操作都是手工進行,每月只生產兩張皮,用於製作鞋子,皮帶。在四十年代臺灣光復後,政府鼓勵發展民生工 業,做鞋需求增長,制革業也得到發展,祖父母有七個兒子,兩個女兒,加上家裡有幾分地,靠著家族成員作為勞動力,我們家族慢慢地從制鞋業轉到制革業。
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臺灣外銷經濟得到發展,隨著家族成員陸續回歸,他們各司其職,參與經營家族產業。我們最早從彰化花壇鄉開始發展,但受限於農田,無法擴大發展。因制革環保問題,在政府設立專區的鼓勵下,在1979年到臺北桃園大園工業區的現址買地設廠,成立現在的德昌皮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,並於1982年5月1日正式投產。其實 C.T.H.W.集團算是屬於四個家族的企業,是四兄弟一起成立的企業,C代表白清輝,T代表白德旺,H代表白錫謙,W代表白萬來,成立之初首任董事長為白德旺,目前我為第三代的傳人,2015年第四代白芮安(Ryan)進入集團工作,並於2020年接任越南泰俞(Harvest Glory)廠執行長(CEO),與家族成員一起經營企業。
我本身學習的是化學系,在1979年到1981年英國進修三年歸國之後,正式加入德昌的經營團隊,作為總經理,負責業務跟技術。作為家族企業,德昌皮革已經走過四十多年歷史,多年的發展讓我們體會到,企業的發展一定要迎合市場潮流,明白市場需要的是什麼,並且根據市場需要來調整企業產品。
在第一個十年1980-1990年,我們做的主要是運動鞋白皮。當時每天產能只有500 張皮料(相當於 2.5 萬英呎),客戶為NIKE,ADIDAS,並跟豐泰,寶成合作,也有涉足女鞋,保齡球鞋皮料的製作,跟通用,宏國有業務來往。後來運動鞋開始講求輕軟,低成本,市場形勢變換,在第二個十年1990-2000年,我們轉型做女鞋,跟NINE WEST,HUSH PUPPIES,STELLA等合作,當時品牌商經常來德昌採購,並進行交流。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,白東明在1992年在廣東東莞設立昌潤廠,以實現快速交貨。一開始胚革都是從臺灣母公司運輸過來,因當時德昌月產量才70萬尺,導致胚革供應不足,不得不租借工廠生產皮胚,以滿足生產需求。隨著外面市場形勢的變化,不少競爭對手從阿根廷,印度,巴基斯坦等國進口胚革,面對外面市場的競爭,在九十年代末期,我們轉型做工作鞋,跟欣昌,美星等合作。
在九十年代,臺灣鞋廠,制革廠大部份都以 OEM 代工生產居多,從美國把樣板拿來進行打樣,有訂單後再進行量產。市場形勢的轉變是一直在發生的,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,在1998年,我們請來美國人ROF跑國際品牌路線,經過多方接觸,業務的開展,我們跟Timberland,Wolverine ,ClarkK等有了業務來往,在第三個十年2000-2010年,進軍到戶外鞋皮料製作的領域。後來為了進一步擴大產能,在1997年我們在廣東珠海買下了土地,經多年籌備,于2003年建立珠海華貿公司,之後遇到高功能性制鞋從美國轉移到大陸,同時高功能性鞋子的需要日益旺盛,我們也藉助市場形勢的發展壯大,並持續生產至今。
在2006年後,由於中國政府產業結構調整,產業發展發生了變化,面對高耗能,高人力成本等因素,多數合作夥伴鞋廠轉移到印尼,越南,孟加拉等勞動力成本低的東南亞國家。本著服務客戶的精神,於2010年,我們在越南尋找加工生產基地,設立德昌越南廠CROSS CONE,這也是德昌系統第四家制革廠。
在第四個十年2010-2020年,目前我們集團的產品主要面對國外市場,並且和國際大品牌建立合作關係,生產的皮革製品也是遠銷歐美。
德昌皮革能發展至今,除了緊跟市場潮流外,更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做研發,做技術的提升,才能持續地發展到今天。早在1995年時,我們首先跟美國3M 公司合作,用它們的思高特系統化料開發產品,當時市面上的所謂防水產品大多數是拒水產品Water repellency,只能防止皮革表面被水所潤濕。我們藉助3M公司在水場Beamhouse鞣制過程中加入化學藥劑,屏除傳統的表面防水,生產達到真正防水性效果water proof的產品。在2000年,經ROF介紹,跟美國GORE公司合作,生產出防水透氣的產品,讓防水皮也擁有能透氣透濕的功能,目前我們也是 GORE TES TGROUP 的材料供應商。之後我們不斷跟國際大品牌化料公司合作,不斷推出高物性的皮革產品,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制革廠要永續發展,除了緊跟市場,做好技術研發,環保問題也是重中之重。在過去大家都不太重視環保問題的時候,我們就已經堅持積極落實環境保護政策。在LWG國際皮革工作團隊成立前後,我們集團也是作為參與者,主動加入,身體力行地推動其壯大發展。事實上在1992年白東明建立東莞昌潤廠時,雖然當時只是租借二十年土地,但是環保問題我們一點也沒馬虎,污水廢氣處理設備一應俱全。此外,早在1997年,當時白明正負責籌備建立珠海華貿廠時,我們是買下了地塊,具有五十年使用權的,之所以到2002年才開始動工生產,是為了堅持一定要把環保做好。我們為了落實污染預防工作,不但要求當地政府建設好污水排放配套設施,還用了五年時間做環境評估,從市政府,省政府,到輕工部,一路申請上去做環評認證,手續齊全後才動工生產。因為環保問題的解決,是我們要做也必須做的,同時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。
自創業以來德昌皮革即本著尊重生命及維護生態平衡的理念,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,善盡地球村公民的責任。在客戶服務方面,除了成本管控好,產品品質做好,交期準確外,還需要盡到社會責任。我們成立以來,一直積極推動工業減廢,並投入綠色清潔生產研發,精選對環境生態衝擊最小的鞣劑,及低污染負荷的生產工序,今後也繼續落實行動,把能耗降低,管控用水量,降低化料成本,使得整個集團更具經濟效益。我們集團雖然起源是臺資企業,但是我們立足臺灣,放眼世界,努力成長為一個跨地區,全球化的企業,我們已於2019年設立越南泰俞(Harvest Glory)廠,使得產品供應滿足客戶需求,追上客戶的腳步,跟大家一起成長。
在德昌皮革成立之初,公司本著誠信與愛心,作為經營企業的基本原理,從而孕育出工業安全,品質保證,研究開發,利潤共用,環境保護為公司之五大原則。皮革業作為傳統行業,不易上市,為了公司長期穩定發展,當企業成長到了一定水準後,我們開放員工股,鼓勵員工參與經營,利潤分享員工,回饋社會大眾。早在1988年,我們就給服務德昌集團滿五年的中高層幹部持股,在1993年,經理人員便參與董事會,目前員工占股18%。而在2003年珠海廠投資建立時,珠海員工,臺灣員工,也有出資一起建設,後於2016年初,進一步放開員工持股,目前華貿廠已有24%比例員工持股,以取得員工支持。
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,德昌集團作為腳步穩健的工廠,不僅著力發展東南亞市場,同時也會大力拓展中國國內市場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,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,休閒運動的需求也會日益增長,功能性休閒鞋發展大有前途。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,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無窮,內銷市場的佈局大有可為,商機無限,這將是我們集團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。
全體員工願與大家一起成長!